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博客 > 正文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原则



1 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中存放很多表,设计数据库就是设计表,而表就是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设计数据库,需要明白表的关系,也要知道数据库的设计准则,即范式。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关系到项目开发效率与运行的好坏。

1、一对多(多对一)

【实现方式】:在多的一方建立外键,指向一的一方的主键。

【举例】:实现部门和员工的实现关系,分析示意如下:

2、多对多

【实现方式】:需要借助第三张中间表,中间表至少包含两个字段,这两个字段作为第三张表的外键,分别指向两张表的主键。

【举例】:学生表的实现关系,分析示意如下:

3、一对一

【实现方式】:可以在任意一方添加一个唯一外键指向另一方的主键。这种情况用到比较少,了解即可,涉及到这种应用场景,合成一张表更合适些。

【举例】:学生与身份证的实现关系,分析示意如下:

4、多表关系案例

分析旅游线路问题,假设旅游线路有很多分类,且用户可以收藏对应的旅游线路,这里就涉及到三张表:旅游线路分类、旅游线路、用户,分析示意图如下:分类和具体线路是一对多关系,线路和用户是多对多关系。

【SQL语句】:

创建表完成后,使用SQLyog工具可以查看表结构如下:

在数据库设计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就是数据库范式,要遵循后边的范式要求,必须先遵循前边的所有范式要求,借用百度百科概念:

设计关系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4NF)和(5NF,又称完美范式)。

1、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如下表:

以上表存在的问题:

2、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非码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码(在1NF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先介绍几个概念:

根据第二范式要求,重新规划的表如下,但是后两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3、第三范式(3NF):在2NF基础上,任何非主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在2NF基础上消除传递依赖)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操作一般是由DBA负责,备份是为了防止因机器故障等造成数据丢失,所以一般每一天都会将数据库中 的数据保存在文件中,当出现问题时用文件进行数据库的还原。

1、命令行的方式:

2、图形化的方式:

备份:

还原:

———————————————————————————————————————

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 论文同义句在线转换器2024-12-28 07:01:01
  • qt中的下拉框2024-12-28 07:01:01
  • g29代码什么意思2024-12-28 07:01:01
  • 网页爬虫web2024-12-28 07:01:01
  • 键值对有什么用2024-12-28 07:01:01
  • 函数已有主体是什么意思2024-12-28 07:01:01
  • 指针函数是什么2024-12-28 07:01:01
  • 对代理模式的理解2024-12-28 07:01:01
  • lxk0301 jd_docker/2024-12-28 07:01:01
  • xp电脑开机自检怎么关闭2024-12-28 0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