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博客 > 正文

树状算图与算法流程



树状数组,也称作“二叉索引树”(Binary Indexed Tree)或 Fenwick 树。 它可以高效地实现如下两个操作:1、数组前缀和的查询;2、单点更新。下面具体解释这两个操作。

首先看下面这个例子,了解什么是数组的前缀和查询。

例1:已知数组 $[10, 15, 17, 19, 20, 14, 12] $。

1、求索引 $0$ 至索引 $4$ 的所有元素的和;
2、求索引 $0$ 至索引 $5$ 的所有元素的和;
3、求索引 $0$ 至索引 $7$ 的所有元素的和。

“前缀和”定义了一个数组从“头”开始的区间,计算的是这个从索引位置是 $ 0$ 开始的区间中的所有元素的“和”。

注意:我们的基本问题是解决从索引位置是 $0$ 开始的所有元素的和,而其它不是从 $0$ 开始的数组的区间和可以转化成前面的这个问题。这一点可以看后面的例 4 。

例 2:已知数组 $[10, 15, 17, 19, 20, 14, 12]$ 。

“单点更新”定义了将数组指定索引的元素值变更为另一个值,给出的参数是一个改变的数值,即“更新以后的值-原来的值”。注意,单点更新的操作,我们描述的是“相对于之前的值发生的变化”,而不是“变成了什么”。

例3:已知数组 ,求前缀和数组 。

分析:根据前缀和的定义,容易计算前缀和数组是 。

有了前缀和数组每次查询前缀和时间复杂度就变成了 $O(1)$。前缀和数组得到以后,就可以以 $O(1)$ 的时间复杂度解决“区间和”问题。

例4:已知数组 ,求区间 的和,特别说明:该例中数组的索引从 $1$ 开始计算。

说明:注意到这个例子有一个特别说明“该例中数组的索引从 $1$ 开始计算”,大家先不要纠结为什么。因为后续我们对树状数组的定义都选择从索引 $1$ 开始,这和堆的一般实现思想类似,索引 $0$ 我们不放元素。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已知前缀和可以用 $O(1)$ 的时间复杂度得到区间和”。

分析:由于“前缀和(7)” ;
“前缀和(2)” ;
而“区间 [3, 7] 的和”;
所以,“区间 [3, 7] 的和” = “前缀和(7)” - “前缀和(2)” 。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前缀和数组知道了,区间和也可以很快地求出来。

我们首先先看看树状数组长什么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例5:我们以一个有 $8$ 个元素的数组 为例(如上图),在数组 之上建立一个数组 ,使得数组 的形成如上的一个多叉树形状,数组 就是一个树状数组。此时我们有以下疑问:

  • 1、树状数组要建成动态的树形结构吗?

分析:不。学习过堆、线段树的朋友一定知道,使用数组就能方便地索引左右孩子结点、双亲结点(因为规律特别容易找到),这样的树就不必创建成结点、指针那样的动态树形结构。

  • 2、如何解释“前缀和查询”、“单点更新”?
    分析:例如我们要查询“前缀和(4)”,本来应该问 、、、,有了数组 之后,我们只要问 即可。再如,我们要更新结点 的值,只要自底向上更新 、、、 的值即可。

补充说明:这一段看不明白没有关系,耐着性子往后看。我们构建好数组 以后,就完全可以抛弃数组 了。

在这个小数组中,可能我们无法体会到 Fenwick 树的威力,请大家稍安勿躁,学习到后面,你就知道为什么 Fenwick 树对于“前缀和查询”和“单点更新”都非常频繁的业务来说是高效的。

首先我们强调一下,树状数组的下标从 $1$ 开始计数,这一点我们看到后面就会很清晰了。我们先了解如下的定义,请大家一定先记住这些记号所代表的含义:

1、数组 是一个对原始数组 的预处理数组。

2、我们还要熟悉几个记号。为了方便说明,避免后面行文啰嗦,我们将固定使用记号 $i$ 、$j$ 、 $k$,它们的定义如下:
记号 $i$ :表示预处理数组 $C$ 的索引(十进制表示)。
记号 $j$ :表示原始数组 $A$ 的索引(十进制表示)。
我们通过以下的图,来看看 、、、、、、、 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上面的过程我们用如下的表来表示。

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注意到上表中标注了“数组 $C$ 中的元素来自数组 $A$ 的元素个数”,它们的规律如下:将数组 $C$ 的索引 $i$ 表示成二进制,从右向左数,遇到 $1$ 则停止,数出 $0$ 的个数记为 $k$,则计算 $2^k$ 就是“数组 $C$ 中的元素来自数组 $A$ 的个数”,并且可以具体得到来自数组 $A$ 的表示,即从当前索引 $i$ 开始,从右向前数出 $2^k$ 个数组 $A$ 中的元素的和,即组成了 $C[i]$。下面具体说明。

记号 $k$ :将 $i$ 的二进制表示从右向左数出的 $0$ 的个数,遇到 $1$ 则停止,记为 $k$。 我们只对数组 $C$ 的索引 $i$ 进行这个计算,数组 $A$ 的索引 $j$ 不进行相应的计算。理解 $k$ 是如何得到的是关键,请务必重视。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5:当 $i = 5$ 时,计算 $k$。

分析:因为 $5$ 的二进制表示是 $0000;0101$,从右边向左边数,第 $1$ 个是 $1$ ,因此 $0$ 的个数是 $0$,此时 $k=0$ 。

例6:当 $i = 8$ 时,计算 $k$。

分析:因为 $8$ 的二进制表示是 $0000;1000$,从右边向左边数遇到 $1$ 之前,遇到了 $3$ 个 $0$,此时 $k$ = 3。

计算出 $k$ 以后,$2^k​$ 立马得到,为此我们可以画出如下表格:

我们看到 $2^k$ 是我们最终想要的。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很酷的操作,叫做 ,它可以高效地计算 $2^k$,即我们要证明:

$$ { m lowbit}(i) = 2^k $$

其中 $k$ 是将 $i$ 表示成二进制以后,从右向左数,遇到 $1$ 则停止时,数出的 $0$ 的个数。

 

对,就是这么简单。理解这行伪代码需要一些二进制和位运算的知识作为铺垫。

首先,我们知道负数的二进制表示为:相应正数的二进制表示的反码 。

例7:计算 $-6$ 的二进制表示。

分析:$6$ 的二进制表示为 $0000;0110$,先表示成反码,即“ $0$ 变 $1$,$1$ 变 $0$”,得 $1111;1001$,再加 $1$,得 $1111;1010$。

例8:当 i = 6 时,计算 ${ m lowbit}(i)​$ 。

分析:由例 7 及“与”运算的定义,把它们按照数位对齐上下写好:

 

说明:上下同时为 $1​$ 才写 $1​$,否则写 $0​$,最后得到 ,这个二进制数表示成十进制数就是 $2​$。建议大家多在稿纸上写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计算 ${ m lowbit}​$,进而理解为什么 ${ m lowbit}(i)=2^k​$。

下面我给出一个我的直观解释:如果我们直接将一个整数“按位取反”,再与原来的数做“与”运算,一定得到 $0$。巧就巧在,负数的二进制表示上,除了要求对“按位取反”以外,还要“加” $1$,在“加 ” $1$ 的过程中产生的进位数即是“将 $i$ 表示成二进制以后,从右向左数,遇到 $1$ 停止时数出 $0$ 的个数”。

那么我们知道了 ${ m lowbit}$ 以后,又有什么用呢?由于位运算是十分高效的,它能帮助我们在树状数组中高效计算“从子结点索引到父结点”(即对应“单点更新”操作),高效计算“前缀和由预处理数组的那些元素表示”(即对应“前缀和查询操作”)。

例9:修改 $A[3]​$, 分析对数组 $C​$ 产生的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A[3]$ 的父结点以及祖先结点依次是 $C[3]$、$C[4]$、$C[8]$ ,所以修改了 $A[3]$ 以后 $C[3]$、$C[4]$、$C[8]$ 的值也要修改。

先看 $C[3]​$ ,${ m lowbit}(3) = 1​$, $3 + { m lowbit}(3) = 4​$ 就是 $C[3]​$ 的父亲结点 $C[4]​$ 的索引值。
再看 $C[4]​$ ,${ m lowbit}(4) = 4​$, $4 + { m lowbit}(4) = 8​$ 就是 $C[4]​$ 的父亲结点 $C[8]​$ 的索引值。
从图中,也可以验证:“红色结点的索引值 + 右下角蓝色圆形结点的值 = 红色结点的双亲结点的索引值”。

$$ { m parent}(i) = i + { m lowbit}(i) $$

可不过我还想说明的是,这不是巧合和循环论证,这正是因为对 “从右边到左边数出 $0$ 的个数,遇到 $1$ 停止这件事情”的定义,使用 ${ m lowbit}$ 可以快速计算这件事成立,才会有的。

分析到这里“单点更新”的代码就可以马上写出来了。

 

还是上面那张图。

例 10 :求出“前缀和(6)”。

由图可以看出“前缀和(6) ” = $C[6]$ + $C[4]$。

先看 $C[6]$ ,${ m lowbit}(6) = 2$, $6 - { m lowbit}(6) = 4$ 正好是 $C[6]$ 的上一个非叶子结点 $C[4]$ 的索引值。这里给出我的一个直观解释,如果下标表示高度,那么上一个非叶子结点,其实就是从右边向左边画一条水平线,遇到的墙的索引。只要这个值大于 $0​$,都能正确求出来。

例11:求出“前缀和(5)”。

再看 $C[5]$ ,${ m lowbit}(5) = 1$, $5 - { m lowbit}(6) = 4$ 正好是 $C[5]$ 的上一个非叶子结点 $C[4]$ 的索引值,故“前缀和(5)” = $C[5]$ + $C[4]$。

例12:求出“前缀和(7)”。

再看 $C[7]$ ,${ m lowbit}(7) = 1$, $7 -{ m lowbit}(7) = 6$ 正好是 $C[7]$ 的上一个非叶子结点 $C[6]$ 的索引值,再由例9 的分析,“前缀和(7)” =$C[7]$ + $C[6]$ + $C[4]​$。

例13:求出“前缀和(8)”。

再看 $C[8]$ ,${ m lowbit}(8) = 8$, $8 - { m lowbit}(8) = 0$ , $0$ 表示没有,从图上也可以看出从右边向左边画一条水平线,不会遇到的墙,故“前缀和(8)” = $C[8]​$ 。

经过以上的分析,求前缀和的代码也可以写出来了。

 

可以看出“单点更新”和“前缀和查询操作”的代码量其实是很少的。

 

基于以上所述,树状数组的完整代码已经可以写出来了。

Java 代码:

 

Python 代码:

 

其实下面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问题。

传送门:数组中的逆序对。

要求:在数组中的两个数字如果前面一个数字大于后面的数字,则这两个数字组成一个逆序对。

输入一个数组,求出这个数组中的逆序对的总数。

样例

 

分析:这道题最经典的思路是使用分治法计算,不过使用树状数组语义更清晰一些。

 

说明:中间将数字映射到排名是将原数组“离散化”,“离散化”的原因有 2 点:

1、树状数组我们看到,索引是从“$1$”开始的,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数组所有的元素都大于等于 $1$;

2、即使元素都大于等于“$1$”,为了节约树状数组的空间,我们将之“离散化”可以把原始的数都压缩到一个小区间。我说的有点不太清楚,这一点可以参考 树状数组 求逆序数 poj 2299。

要求: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按要求返回一个新数组 counts。数组 counts 有该性质: 的值是 右侧小于 的元素的数量。

示例:

输入: [5,2,6,1]
输出: [2,1,1,0]
解释:
5 的右侧有 2 个更小的元素 (2 和 1).
2 的右侧仅有 1 个更小的元素 (1).
6 的右侧有 1 个更小的元素 (1).
1 的右侧有 0 个更小的元素.

思路:事实上,这个问题就是在计算“逆序数”,和上一个问题是一样的。

“计算右侧小于当前元素的个数”我们可以“从后向前一个一个填”。因为涉及大小关系,所以要排个序,并且给出序号。这一步操作也叫“离散化”。具体方法是:先画出一个排名表,对于这个问题,排名表是:

数 排名 1 1 2 2 5 3 6 4

从后向前填:

1、遇到 1 ,1 的排名是 1 ,首先先在 1 那个位置更新 1,那么 1 之前肯定没有数了,所以就是 0;

2、遇到 6 , 6 的排名是 4,首先先在 4 那个位置更新 1,那么 6 之前可以在树状树组里面查一下,是 1;

3、遇到 2 , 2 的排名是 2,首先先在 2 那个位置更新 1,那么 2 之前可以在树状树组里面查一下,是 1;

4、遇到 5 ,5 的排名是 3,首先先在 3 那个位置更新 1,那么 3 之前可以在树状树组里面查一下,是 2;

反过来就是结果 [2,1,1,0]。

Python 代码:

 

LeetCode 上使用“树状数组”解决的问题还有:

image-20190119155702872

下面这个课件提到了树状数组深入的使用技巧和二维树状数组:

https://wenku.baidu.com/view/1bc0aa1852d380eb62946db0.html?from=search

我没有精力继续研究了,毕竟我不搞算法竞赛,有时间再看。

编写本文参考了以下网络资源:

(完)

  • 上一篇: mlp多层感知机
  • 下一篇: vue3.0动态路由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 mlp多层感知机2024-11-25 09:30:00
  • 数据库中有哪些索引?2024-11-25 09:30:00
  • linux给用户添加组2024-11-25 09:30:00
  • 字符串数组怎么定义,java2024-11-25 09:30:00
  • 计算机操作系统组成部分有哪些2024-11-25 09:30:00
  • vue3.0动态路由2024-11-25 09:30:00
  • tinyxml gettext2024-11-25 09:30:00
  • redisson集群模式2024-11-25 09:30:00
  • webhook作用2024-11-25 09:30:00
  • vscode java使用教程2024-11-25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