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因为网络可以非常迅速地传递信息。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网络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已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有三大类大家很熟悉的网络,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按照最初的服务分工,
这三种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发展最快并起着核心作用的则是计算机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从最初的仅供美国人使用的免费教育科研网络逐步发展成为供全球使用的商业网络(有偿使用),成为全球最大的和最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可以毫不夸大地说,Internet是人类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在存储和交换信息领域的最大变革。
Internet的中文译名并不统一。现有的Internet译名有两种:
对于仅在局部范围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只能称之为互连网,而不是互联网Internet。
注意以下两个意思相差很大的名词internet
和Internet
:
i
开始的internet
(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任意选择,不一定非要使用TCP/IP协议。I
开始的Internet
(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起源于美国的互联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节点(node)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一些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就是一种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 = 通信技术 +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互联网的基础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但这三个阶段在时间划分上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部分重叠的,这是因为网络的演进是逐步的,而并非在某个日期发生了突变。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大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计算机网络(主要指Internet)可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system),“端”就是“末端”的意思(即互联网的末端)。端系统在功能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小的端系统可以是一台普通个人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和具有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甚至是一个很小的网络摄像头,而大的端系统则可以是一台非常昂贵的大型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通常称为服务器server)。
边缘部分利用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使众多主机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现今大部分能够向网民提供信息检索、万维网浏览以及视频播放等功能的服务器,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服务器,而是属于某个大型数据中心。
我们先要明确下面的概念。我们说:“主机A和主机B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由于“进程”就是“运行着的程序”,因此这也就是指:“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这种比较严密的说法通常可以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I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介绍。
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是最常用的,也是传统的方式。我们在上网发送电子邮件或在网站上查找资料时,都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有时写为客户/服务器方式)。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可以使两个应用进程能够进行通信。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在下图中,主机A运行客户程序而主机B运行服务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A是客户而B是服务器。客户A向服务器B发出请求服务,而服务器B向客户A提供服务。这里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通常还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客户程序:
服务器程序: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发送和接收数据。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是指两台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和哪一个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这时,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因此这种工作方式也称为P2P方式。
在下图中,主机C,D,E和F都运行了P2P程序,因此这几台主机都可进行对等通信(如C和 D,E和F,以及C和F)。实际上,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台主机既是客户同时又是服务器。例如主机C,当C请求D的服务时,C是客户,D是服务器。但如果C又同时向F提供服务,那么C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对等连接工作方式可支持大量对等用户(如上百万个)同时工作。
网络核心部分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因为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部分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都能够与其他主机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不叫作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为了弄清分组交换,下面先介绍电路交换的基本概念。
在电话问世后不久,人们就发现,要让所有的电话机都两两相连接是不现实的。显然,若 N N N部电话要两两相连,就需要 N ( N − 1 ) 2 \frac{N(N - 1)}{2} 2N(N−1)对电线。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连接方法需要的电线数量就太大了。于是人们认识到,要使得每一部电话能够很方便地和另一部电话进行通信,就应当使用电话交换机将这些电话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每一部电话都连接到交换机上,而交换机使用交换的方法,让电话用户彼此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信。电话发明后的一百多年来,电话交换机虽然经过多次更新换代,但交换的方式一直都是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很多彼此连接起来的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用这样的方法,就构成了覆盖全世界的电信网。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建立连接。当被叫用户听到交换机送来的振铃音并摘机后,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条连接,也就是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这条连接保证了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双方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此后主叫和被叫双方就能互相通电话。通话完毕挂机后,交换机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即把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归还给电信网)。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如果用户在拨号呼叫时电信网的资源已不足以支持这次的呼叫,则主叫用户会听到忙音,表示电信网不接受用户的呼叫,用户必须挂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拨号。
下图为电路交换的示意图。应当注意的是,用户线是电话用户到所连接的市话交换机的连接线路,是用户独占的传送模拟信号的专用线路,而交换机之间拥有大量话路的中继线(这些传输线路早已都数字化了)则是许多用户共享的,正在通话的用户只占用了中继线里面的一个话路。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当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时,其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这是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因此线路上真正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己被用户占用的通信线路资源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空闲的。例如,当用户阅读终端屏幕上的信息或用键盘输入和编辑一份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结果尚未返回时,宝贵的通信线路资源并未被利用而是被白白浪费了。
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下图表示把一个报文划分为几个分组后再进行传送。通常我们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message)。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例如,每个数据段为1024bit。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分组又称为“包”,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包头”。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分组中的“首部”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分组的首部包含了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被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
位于网络边缘部分的主机和位于网络核心部分的路由器都是计算机,但它们的作用却很不一样。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则用来转发分组,即进行分组交换。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一下,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交给下一个路由器。这样一步一步地(有时会经过几十个不同的路由器)以存储转发的方式,把分组交付最终的目的主机。各路由器之间必须经常交换彼此掌握的路由信息,以便创建和动态维护路由器中的转发表,使得转发表能够在整个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
应当注意,分组交换在传送数据之前不必先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通信资源。分组在哪段链路上传送才占用那段链路的通信资源。分组到达一个路由器后,先暂时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然后从另一条合适的链路转发出去。分组在传输时就这样逐段地断续占用通信资源,而且还省去了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的开销,因而数据的传输效率更高。
从以上所述可知,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实质上是采用了在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的策略。这对传送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非常合适,使得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
为了提高分组交换网的可靠性,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常采用网状拓扑结构,使得当发生网络拥塞或少数节点、链路出现故障时,路由器可灵活地改变转发路由而不致引起通信的中断或全网的瘫痪。此外,通信网络的主干线路往往由一些高速链路构成,这样就可以较高的数据率迅速地传送计算机数据。
综上所述,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下表所示。
优点 | 所采用的手段 |
---|---|
高效 |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逐段占用 |
灵活 | 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 |
迅速 |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
可靠 |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
分组交换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因此,必须尽量设法减少这种时延。此外,由于分组交换不像电路交换那样通过建立连接来保证通信时所需的各种资源,因而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分组交换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整个分组交换网还需要专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
应当指出,从本质上讲,这种断续分配传输带宽的存储转发原理并非是全新的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在报文交换中心,一份份电报被接收下来,并穿成纸带。操作员以每份报文为单位,撕下纸带,根据报文的目的站地址,拿到相应的发报机转发出去。这种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不使用了。
分组交换虽然也采用存储转发原理,但由于使用了计算机进行处理,因此分组的转发非常迅速。分组交换虽然采用了某些古老的交换原理,但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崭新的交换技术。
下图显示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区别。图中的A和D分别是源点和终点,而B和C是在A和D之间的中间节点。图的最下方归纳了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
从上图可看出,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公共通信信道
。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
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他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接受到该分组的计算机将通过检查目的地之来决定是否接受该分组。分组存储转发
和路由选择机制
。总线形、星形、环形、网状形
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标准化对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
要实现不同厂商的硬、软件之间相互连通,必须遵从统一的标准。
标准的分类:
RFC(Request For Comments)——因特网标准的形式
RFC要上升为因特网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
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下面介绍常用的7个性能指标。
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比特:二进制数字, 1/0 位
需要注意的是,当提到网络的速率时,往往指的是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而并非网络实际上运行的速率。
带宽原本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Hz)
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这是理想情况,现实中达不到)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单位b/s kb/s Mb/s等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时延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它由4部分构成: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1)发送时延
结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要的时间,即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要的时间。也称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数据长度) 信道宽度(发送速率) \text { 发送时延 }=\frac{\text { 分组长度(数据长度) }}{\text { 信道宽度(发送速率) }} 发送时延 = 信道宽度(发送速率) 分组长度(数据长度)
假设我们的发送速率为10b/s ,数据长度为10个bit,所以我们的发送时延为1秒。
(2)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即一个比特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链路长度) 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text { 传播时延 }=\frac{\text { 信道长度(链路长度) }}{\text { 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 = 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信道长度(链路长度)
我们假设AB之间的链路长度为100米,传输数率为10m/s,则传播时延为10秒。
发送时延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中,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或信号传送的距离)没有任何关系。但传播时延则发生在机器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而与信号的发送速率无关。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传播时延就越大。
一般在链路中,传输速率为2.0×10^8 m/s 左右
一道题目,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3)排队时延
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因为路由器可能也同时在处理其他链路传过来的数据,所以需要等待。然后终于等到路由器来处理你的数据了,路由器处理完你的数据后,会给你一个转发端口,然后你就拿着这个端口号又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因为等待转发的不止你一个啊,路由器一下会处理很多的数据,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4)处理时延
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查找适当的路由等。
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信道带宽
我们可以用下图的示意图来表示时延带宽积。这是一个代表链路的圆柱形管道,管道的长度是链路的传播时延(请注意,现在以时间作为单位来表示链路长度),而管道的截面积是链路的带宽。因此时延带宽积就表示这个管道的体积,表示这样的链路可容纳多少个比特。这就表明,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则在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20万个比特,而这20万个比特都正在链路上向前移动。因此,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一直收不到确认,就可以一直发送信息,所以就一直发一直发)
RTT包括:
利用率有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两种。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这是因为,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采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这和高速公路的情况有些相似。当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很大时,由于在公路上的某些地方会出现堵塞,因此行车所需的时间就会变长。
因此网络引起的时延就会增大。如果令 D 0 D_0 D0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 D D 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设现在的网络利用率为 U U U),那么在适当的假定条件下,可以用下面的简单公式来表示 D D D与 D 0 D_0 D0以及利用率 U U U之间的关系:
D = D 0 1 − U D=\frac{D_0}{1-U} D=1−UD0
这里 U U U是网络利用率,数值在0到1之间。当网络利用率达到其容量的1/2时,时延就要加倍。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当网络利用率接近最大值1时,网络产生的时延就趋于无穷大。因此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概念:信道利用率或网络利用率过高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计算机网络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为了说明这一点,可以设想一种最简单的情况:连接在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要互相传送文件。显然,在这两台计算机之间必须有一条传送数据的通路。但这还远远不够至少还有
以下几项工作需要去完成:
由此可见,相互通信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协调工作才行,而这种“协调”是相当复杂的。为了设计这样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早在最初的ARPANET设计时即提出了分层的方法。“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
分层就根据功能来划分,每个层次即是对相应功能的具体定义。
分层的基本原则:
分层时应注意使每一层的功能非常明确。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但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通常各层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一些:
分层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有些功能会在不同的层次中重复出现,因而产生额外开销。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功能究竟是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的,则是一个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实现的问题。体系结构的英文名词architecture的原意是建筑学或建筑的设计和风格。它和一个具体的建筑物的概念很不相同。例如,我们可以走进一个明代的建筑物中,但却不能走进一个明代的建筑风格之中。同理,我们也不能把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网络说成是一个抽象的网络体系结构。总之,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这里所说的同步不是狭义的(即同频或同频同相)而是广义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当发生什么事件(例如,应当发送一个应答信息),因而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网络协议也可简称为协议。
更进一步讲,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注意:在一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并非都称之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能称为服务。
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指令,这些指令在OSI中被称为服务原语。
OSI将原语划分为4类:
这4类原语用于不同的功能,如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等。有应答服务包括全部4种原语,无应答服务则只有请求和指示。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OSI的目的: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OSI的结构:(物联网淑慧试用)
上面四层是端到端的,下面三层是点到点的。
OSI数据传输图:
OSI七层结构概述:
应用层:所有能和用户交互和产生网络流量的应用程序。
表示层功能:
表示层:加密 压缩 开发人员要考虑的
会话层功能:
会话层:服务端和客户端建立会话。可以查木马:
netstat -nb
传输层功能: (可差也能留用??)
传输层:可靠传输建立会话、不可靠传输、流量控制
网络层功能:
若所有结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而要丢弃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缓解这种拥塞。
网络层:IP地址,选择最佳路径
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输入如何封装,添加物理层地址 MAC
物理层功能:
物理层:电压,接口标准
TCP/IP、OSI、五层参考模型结构图:
TCP/IP、OSI的相同点:
TCP/IP、OSI的不同点:
OSI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 (TCP/IP无明确划分)
O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
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IP作为重要层次
第四点:
面向连接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建立连接,在此阶段,发出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只有在连接成功建立之后,才能开始数据传输,这是第二阶段。接着,当数据传输完毕,必须释放连接。
而面向无连接
没有这么多阶段,它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5层参考模型 (综合了OSI和TCP/IP的优点)
五层参考模型数据封装与解封装(数据传输)
(1)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为什么一个网络协议必须考虑到各种不利的情况?
(3)因特网使用的IP协议是无连接的,因此其传输是不可靠的。这样客易使人们感到因特网很不可靠,那么为什么当初不把因特网的传输设计为可靠的呢?
(4)有人说,宽带信道相当于高速公路车道数目增多了,可以同时并行地跑更多数量的汽车,虽然汽车的时速并没有提高(相当于比特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未提高),但整个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却增多了,相当于能够传送更多数量的比特。这种比喻合适否?
(5)端到端通信和点到点通信有什么区别?
(6)如何理解传输速率、带宽和传播速率?
(7)如何理解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传输时延又称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即从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数据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公式是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 ( 数据长度、数据帧长度 ) 信道宽度 (发送速率) \text { 发送时延 }=\frac{\text { 分组长度 }(\text { 数据长度、数据帧长度 })}{\text { 信道宽度 (发送速率) }} 发送时延 = 信道宽度 (发送速率) 分组长度 ( 数据长度、数据帧长度 )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所花费的时间。计算公式是: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链路长度) 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text { 传播时延 }=\frac{\text { 信道长度(链路长度) }}{\text { 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 = 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信道长度(链路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