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侄子_维特根斯坦属于什么主义

(42) 2024-08-19 10:01:01

维特根斯坦的表弟弗里德里奇·哈耶克(1899-1992) Friedrich August Hayek,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哈耶克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任教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31-1950)、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1962)、德国弗赖堡大学(1962-1968)等等。

学术上虽然哈耶克属于奥地利学派,但他曾在芝加哥学派步入鼎盛时期间长期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1950-1962年),并于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等许多代表人物关系慎密,其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主要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44年)并大获成功。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_维特根斯坦属于什么主义 (https://mushiming.com/)  第1张

哈耶克《感觉的秩序》导读

汪丁丁

等候了多年,不见有汉译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我写这篇“导读”,就算是为这本书的英文读者准备的吧。不论如何,哈耶克自己和他这本书的英文读者,同样会觉得这是一本很难读的著作。时隔半世纪,今天的读者,借助于晚近发表的数量极大且比当年神经科学家们的研究远为深入的脑科学报告,可以比当时的读者甚至比原作者更准确地理解哈耶克在这里试图表达的“感觉秩序”。在一篇晚近发表的经济学论文里,我们读到这样的感叹:尽管哈耶克在《感觉秩序》里表达的观点极接近现代“多主体计算机仿真”的观点,可是,绝大多数计算机仿真专家压根儿不知道哈耶克半世纪前写过这样一本书(N. J. Vriend ,2002 ,“was Hayek an Agent-Based-Computational Economist?”《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vol. 68,no. 4,pp. 811-840 )。这就为我写这篇“导读”(不是“学术论文”)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尤其是考虑到我在与这本书相关的几乎全部领域内已有的知识和理解。
此处“感觉秩序”,根据哈耶克的解释,相对于“物理秩序”而言,受了康德之后哲学思辨的影响——在“好”的方向上,在不能确定“物自体”的任何性质及其(物理)“秩序”之前,只能,或至多可能确定主观感觉及其秩序。不仅在思辨方面像德国人,而且在文字安排方面也像德国人,哈耶克这本书虽然分“章”,但也像黑格尔著作那样划分了“节”(这样便不会因版式的不同而发生引文差异)。例如,第八章共有 98 节。故我这篇导读在引用原文时,将一律采用哈耶克原著的章及节号。
感觉秩序的副标题是“理论心理学基础之探究”,相当地具有挑战意味。所以,哈耶克在“前言”里面特别要解释,作为心理学专业的门外汉,他为何要来探究理论心理学基础。事实上,这部作品的核心思想,萌芽于哈耶克 19 岁至21 岁在维也纳大学听课期间,那时,他尚未决定是成为一位心理学家还是成为一位经济学家。当时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包括,赫尔姆霍兹(生理学和心理学)、冯特(实验心理学)、詹姆士(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缪勒(记忆和视觉心理学及格式塔心理学)。最后并且尤其是马赫(物理学、心理学、哲学),对哈耶克的影响最大——或许由于马赫对哈耶克所属的维也纳学派的影响太深,或许由于马赫对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物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整体影响太深。
自1915 年至 1952 年哈耶克发表《感觉秩序》那一年,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或最重要的进展。可是,哈耶克指出,人们对心理学基本问题的解答仍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水平,也就是停留在他作为学生试图解答这一基本问题时的水平。另一方面,在经历了 1930 年代后期至 1940 年代西方世界战后秩序重建的数次论战之后,哈耶克远比年轻时更深切地意识到,社会主义思潮及其理论依据之谬误,是哲学认识论的而不是政治意识形态的。
在认识论领域,西方学术界只是在 1990 年代以来,借助于逐渐普及的脑科学仪器(主要是核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成像和脑电仪等医疗影像技术),以“种群-文明-个体”三重演化论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理性和其它生物的认识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脑科学和当代认识论的研究,至少部分地支持了哈耶克在《感觉秩序》里提出的假说。这一假说的核心,用《感觉秩序》的英文版“导言”作者,著名神经心理学家克吕弗的文字来概括,就是与“实体”假说竞争的“关系”假说。克吕弗(Heinrich Kluver )是动物行为学及神经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由这样一位科学家撰写哈耶克这部作品的导言,于是值得读者格外地注意这篇导言的内容。何况,哈耶克自己在第 1 章第50节的脚注内,还引用过克吕弗关于生物将个别体验一般化的能力的观点。
世界的基本构成是一个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些实体的最小单位不是原子,也不是基本粒子,也不是……,抑或世界的基本构成是一束一束偶然交汇的“过程”?西方人在智力的最初阶段遇到了这样两种不同的看法——分别以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为代表,在二十世纪初叶形成了相互竞争的两派哲学,其一是主流的被称为“形而上学”的哲学,与主流物理学并驾齐驱,也反映在康德关于“物自体”学说的前提之中。其二是与主流竞争的被称为“创化论”或“过程哲学”的哲学,以柏格森和怀特海为代表,对“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产生过深远影响——这一影响经由张东荪和梁漱溟的著作传承至今。
在心理学和脑科学领域内,相应地,西方人面对着这样两个学派的竞争。其一是被称为“实体主义”的学派,例如,研究“记忆”者,必须找到脑内专司记忆的神经实体及基因排序。其二是被称为“互联主义”的学派,例如,研究“记忆”者,不必找到专司记忆的神经实体或基因排序,只需验证“记忆”是某些脑区甚或整部头脑从内部复杂联结的诸层次当中凸显的一种功能。用金岳霖先生《知识论》的语言描述,就是说,每一概念(concept )或观念(idea ),无非是一套 “关系”,并且这套关系在接收了“所与”的“官能”而言是真确的(虽然“真”与“通”不必同时成立)。
哈耶克的观点,属于“互联主义”学派。这在当时是超前的,不被多数学者理解,虽然它在今天已经成为主流。我们从人类的思想史可见到足够多的案例,表明思想史或一般历史的创造者,是英雄们而不是奴隶们。“英雄史观”的演化论依据其实很简单并且至今仍居主流位置:任何创造最终只能出之于生命个体而不能出之于群体,因为自然选择的力量只作用于生命个体而不作用于群体。我在另一文章里介绍了生物学家们关于“群体选择”假说的不同看法,其中提及,主流的看法是否定的,虽然我本人,基于我对“合作”秩序的关注,非常希望看到肯定的证据。
回到哈耶克为《感觉秩序》撰写的前言,在结尾处,哈耶克告诉我们,他确实也补充阅读了 1915 年至 1949 年期间这一领域内发表的重要著作,尤其是海布斯的著作《行为的组织》。海布斯(D. O. Hebbs,1904-1985)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之父”,比哈耶克早七年辞世,他发表于 1949 年的《行为的组织》被认为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心理学著作之一。也是在这里,哈耶克提到了对他的心理学思考至关重要的另一位当代科学家,埃克尔斯(J. C. Eccles,1903-1997)。后者是脑科学家并因脑科学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曾与波普于1977年发表重要的“哲学-心理学-脑科学”著作《自我及其大脑》。波普是哈耶克长期引为“知交”的好友,被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里)认为是创立“演化认识论”的第一人,并且激发了哈耶克自己要创立一门“演化道德哲学”。
那么,在哈耶克的“补充阅读”之后的进展呢?自 1950 年至今,心理学最重要的进展,以我的看法,大致如下:(1)麦克林的“脑结构三分说”,这是脑科学家P. D. MacLean 于 1970 年代初期陆续发表的观点。根据这一观点,人脑的解剖结构可分三层,其一是脑干或“爬行动物脑”,其二是外缘系统或“哺乳动物脑”,其三是大脑或“现代人脑”。由爬行动物脑,人类有了动物本能。由哺乳动物脑,人类有了情感。由现代人脑,人类有了理性;(2 )如前述,互联主义成为脑科学的主流观点。根据这一观点,脑内数百亿神经元相互之间的复杂连接可逐层凸显为意识和思维活动,这也是所谓“涌现”假说的基础,这一基础已由埃克尔斯在 1989 年发表的著作《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里做了权威性的阐述。
有鉴于此,我们应充分理解克吕弗在“导言”里关于哈耶克“认识论-心理学”思路的下列看法:(1)哈耶克认为不存在“给定的”现象,任何“现象”都是脑内神经系统对系统外部和内部“刺激”信号加以分类的结果,而“分类”,无非就是马赫所论的“关系”;(2 )哈耶克的“分类-差异”理论必须基于休谟的“相似性”学说。对休谟而言,一切经验的结论必定可以表达为“相似的原因导致相似的结果,于是相似的结果意味着相似的原因”这样的所谓“因果性联想”——只不过在脑内,这样的联想是由神经元互联网实现的。并且,基于相似性,我们可以定义“差异性”,这样就将心理学核心概念——“差异”——转换到了休谟的经验主义哲学传统之内;(3)对哈耶克而言,任何一种“感觉”,哪怕是最纯粹的感觉,都是人脑的神经元互联网呈现给它自己的一种“解释”——对某一事件的解释也就是一套关系——基于以往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个体对以往体验的解释。由此,我们看到怀特海与哈耶克之间的思想联系。根据这一联系,我们有理由推测,哈耶克与怀特海一样不相信世界是“实体”的,相反,他们相信世界是“关系的”,而且每一实体的发生和消亡,无非是“关系束”偶然聚散的结果;(4 )哈耶克的关系学说承接了 1930 年代兴起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传统。在这一传统内,感觉到的秩序——由一系列格式塔实验揭示给感觉主体——几乎总是被感觉主体的先见或比感觉层次更高的思维定势所决定。对哈耶克而言,这些更高层次的定势是种群演化的结果,它们,作为对“客观事件”的主观解释,很可能有利于种群和个体生命的延续与繁衍;(5)哈耶克在这部作品里表达的一系列看法,根据克吕弗的看法,几乎都是可以在行为学实验室里检验的命题。从而,哈耶克的这部作品是一位经济学家在心理学领域内运用经济学实证方法所得到的杰出成果;最后,我需要补充:(6)这些看法虽然可在行为学实验室里得到检验,但哈耶克本人对行为学的基本看法持批评立场,因为,他认为,行为学视角下的认知主体过于被动,以致失去了生命的创造性演化的能力。
现在可以讨论《感觉秩序》的正文了。这部作品分八章,各章标题及主要内容依次为:(1)“问题的实质”,提出并回顾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何为“心智”(what is mind )?这一问题的研究层面,哈耶克认为,应置于“物理学-生理学”的研究层面和“心理学-知识论”的研究层面之间,它的古典形式就是所谓“身”与“心”之间的关系问题,或心智事件与物理事件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知道,在古代希腊的学科分类里,一切知识只划分为三类——物理的、心理的、历史的。哈耶克的思路,我认为,是要贯通这三类知识,非如此而不能解答心智问题;(2 )“理论概观”,在这一章里,哈耶克概述了他自己提出的心智理论的要点,并指出了各要点之详细论证所需阅读的各章节。哈耶克心智理论的基本样式是“演化论”的,借助于拓扑学的术语,就是说,每一个体生命的心智,根据它所适应的具体环境而演化,形成一套仍在演化的分类系统。对神经元网络构成的分类系统而言,个体生命的延续和繁衍至关重要的每一“要素”(我只能以后再解释这一概念的涵义)均可归入对应的类别——由与它相似的要素组成的集合,而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的要素则不被归入同样的类别,否则(因为这些要素对生命是至关重要的)可能导致生命的消亡。哈耶克这一理论不妨称为“有机体的认识论”,它可运用于一切生命的认识过程,也称为“演化知识论”;(3)“神经系统之为分类的工具”,这一章可视为关于古典脑科学知识的回顾,但它也包括了一些重要的现代脑科学知识——它显示了哈耶克的“补充阅读”对他的理论建构有多么重要。例如,在这里,我们知道哈耶克知道今天我们很熟悉的“神经元”假说(已被证实的假说)——它取代了古典的“神经”假说。后者假设生物体内的神经系统如骨骼系统那样是一个整体,前者假设神经系统是数百亿独立神经元的复杂联结——犹如人类社会,这些神经元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合作、或“共生演化”等复杂关系;(4 )“感觉与行为”,这一章与上一章,我认为,应并列为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两章。在这一章,哈耶克其实提出了关于“判断”的假说。我们知道,康德以后的西方哲学,如康德《判断力批判》一样,对“判断”无能为力。阿伦特试图重写一部关于康德判断力批判的批判,可惜,其事未竟而其人先去,留给我们一段哲学空白。判断,是两难选择,这是因为, 哈耶克指出,基于相似性的分类不满足“传递性”假设(第三章第27 节),故当A 与B 相似并且B 与C 相似时,很可能出现A 与C 矛盾。哈耶克在这里刻画的,正可导出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选择及其成本。当神经元网络的分类系统“感觉”到多于两个有意义的刺激信号时,它将向更高层次递交什么样的信号,这是一个“判断”问题。最终,行为主体必须在许多这样的意义之间加以“选择”,决定取舍,从而将有利于生命发展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各种意义。(5)“心智秩序的结构”,在这里,哈耶克需要探究心智秩序之为分类系统在多大程度上由基因遗传决定并且在多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的,所谓 “Nature v.s. Nurture ”议题。我认为,哈耶克提出的最具现代眼光的看法是,如前述,心智是一套关系或一幅逐渐形成并不断变化的关于生存环境的“地图”或“模型”(稍后解释二者间的差异,第五章第33-49 节),它是生命个体对环境信号加以分类的不断改善(或退化)的工具。这套关系是科层化的,积累在这些科层组织之内的知识,有由基因遗传而来的种群知识——以“感觉器官”的方式存储于每一个体,有由后天体验而来的个体知识——通过神经元网络联结方式及改变而获得表达,还有情感化的知识——基于远比感觉器官更为复杂的外缘系统与大脑皮质之间的关系网络以及外缘系统与脑干系统之间的关系网络。对哺乳动物而言,情感化的知识(即“情感定势”——emotional dispositions,第四章第64-67 节)有助于生命个体在各种危机情境内尽快作出正确的判断。换句话说,那些具备正确的情感定势的个体——或许由于基因突变或许由于后天习得——可在长期演化中生存下来,不论这些情感定势是否可被称为“道德”或“道德判断”。 这些知识,它们帮助了生物的延续和繁衍,从而在这一意义上被假设为是“真确的”(第五章第85 节),它们的绝大部分是波兰尼所谓“默会的”知识,仅在较高的意识层次上才有被意识到的知识。对人类而言,“理性”能够意识到从而能够加以反省和评价的知识,只是人类个体的身心和人类社会整体所积累的全部知识的极小部分。正是这一看法,导致了哈耶克最后一本著作《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 (6)“意识与概念性的思想”,此处,哈耶克探究了心智的“无意识”过程与“有意识”过程之间的差异,他指出,由于从无意识状态到有意识状态是一个连续分布的谱系(第六章第21 节),令人满意地界定 “意识”概念本身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六章第4 节),与其研究意识与无意识之定义问题,不如研究意识与无意识各自的演化论功能。在这一视角下,哈耶克将“自我”理解为能够统一表达全部意识事件的时空框架(第六章第 16-18 节),并且仅当在自我意识之内的分类过程因注意力的集中而变得远较平时更细致时,被注意的意识才变得清晰起来(第六章第23 节)。借助于意识事件的统一表达框架,行为主体得以“想象”和“预期”未来事件的样式及后果(第六章第24-27 节)。比通常的心理学论述更体现了维也纳学派的特色,哈耶克在这里(第六章第 28 节)顺便指出,为想象和预期提供统一的时刻表达的心理框架也可以产生我们称为“直觉”或“联想”的能力——即当A 发生时突然相信与A 毫不相似的另一事件B 会发生。意识的显著功能,哈耶克推测,是注意到逐层凸显从而意义也逐渐增强的刺激信号(第六章第29-31 节)。关于“概念性的思想”(第六章第 44-50 节),读者应参阅第三章第 50-51 节哈耶克关于神经元网络可能涌现为“符号”表达的论述,然后再来研读哈耶克此处的论述。因为,概念不过是在更高层次上重复了较低层次发生的神经元网络的分类过程;(7)“理论的验证与确认”,这里,哈耶克再次概括自己的理论——心理现象如“差异”、“刺激的评价”、“一般化”、“转移”、 “抽象”和“概念化思维”,都可以视为分类过程的不同形态。而这一分类过程的存在及性质,可以通过神经学实验加以检验(第七章第19-51 节)。根据波普的“否证主义”科学哲学,哈耶克在这里还列出否证自己的理论的可能的检验过程(第七章第52-56 节);(8)“这一理论的哲学意蕴”。哈耶克在这一章里对英美经验主义的哲学传统提出了挑战(或修正)——他的理论表明,没有什么给定的“感觉材料”,任何材料或数据都要基于感觉并是感觉主体解释的产物。这里,我们看到了康德“物自体”观念及欧陆哲学传统对哈耶克的影响。在写作《感觉秩序》之前,哈耶克与“科学主义”思潮有过多年的论战,深知这一思潮的来历——人类理性的自负和由此而来的对良好社会秩序的永恒威胁。为此,他的研究主题才不得不从经济学和政治哲学转入心理学和演化社会理论。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章的主要观点,已经收录于冯克利翻译的《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1版),与此相关的标题是“解释的程度”(更确切的翻译是“解释的限度”)和“复杂现象论”。
粗略地介绍了这部作品的各章节之后,我希望以某种“简约形式”来表达并复习这里介绍过的哈耶克这部作品的主要思想。因为,我相信,或迟或早,在中国以及在西方学术界,哈耶克《感觉秩序》将成为演化社会理论的经典作品。
如前述,在西方思想传统内,始自古代希腊,一切知识可分为三类,其一是物理的,符号是“Φ”,其二是心理的,符号是“Ψ”,其三是历史的,符号是“η”,但哈耶克的努力在于提出一套足以贯通这三类知识的统一解释,即“心智演化论”的解释。并且,人类已有的全部知识,只有基于这一演化着的心智结构才可能得到确证或修正。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根据,(1)我们的身体确实还存在并延续着自身,由此,(2 )基于我们身体存在的心智结构已经确证了的那些材料,才形成了我们的世界观并相信我们知识的“Φ”的部分的正确性——因身体的存在而正确。更进一步,我们通过知识的“η”的部分知道上列三类知识都还在演化,这一演化的最终结果不可能被我们现在的心智所理解。
基于上述的演化过程,我们脑内存在着的神经元网络分类系统可对一切被感觉到的事件加以分类。设一切被感觉到的事件的集合 E,设 E 内一切因我们神经元网络分类系统的判断而属于“Φ”的事件的集合 EΦ并设一切因我们的神经元网络分类系统的判断而属于“Ψ”的事件的集合EΨ ,于是可定义“心智”的结构为EΦ和EΨ 的笛卡尔乘积的子集,也就是所谓“二元关系”,记作“R”,它将每一“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联系起来,哈耶克称之为“感觉事件”。注意,如前述,R 通常不满足传递性。并且,由于单一的物理事件可能引发许多不同的心理事件,R 通常也不能成为函数或映射。当我们说一类事件A 的元素具有某一性质 p 时,用哈耶克的语言表达就是说,A 的每一元素 a 与p 的物理描述 Bp 之间有心智结构 R 确定的关系(a,Bp )。康德所谓的“范畴判断力”(categorical judgment),就是将每一个如此的 a 感受为关系(a,Bp )的心智的能力。而康德所谓“反思判断力”(reflective judgment),就是从感受到单一的 a 觉悟到具有a 的某一性质 p 的全部元素的集合 A 的存在性的心智能力。一事物 d有若干性质,用哈耶克的语言表达,就是若干性质的集合P 所含的全部元素以“足够高的频率”在同一时刻点被感觉到,而我们为这些性质的统一体提出的命名“d”,就是那一事物。此处,足够高的频率可以是对单一感觉主体而言,也可以是对一群具有某种“同构”性质的神经元网络分类系统的不同感觉主体而言——哈耶克在这里完全借用了拓扑学的“同构”概念(第二章第 2 节至第 8 节)。例如,一切被认为是正常的人,他们的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结方式是同构的。类似地,一切具有五种感觉器官的正常的人,他们的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结方式是同构的。不过,哈耶克特别强调了心智结构的个体差异性,因个体生命的经历不同和遗传差异而发生的心智差异。所以,他指出,此处的“同构”只是近似意义上的同构。
在如上阐述的感觉事件的集合里,每一事件 a 只是通过与其它事件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才有了确定的意义,被感觉为某一类事件 A 物在物理事件集合和心理事件集合的笛卡尔乘积之内的每一子集唯一界定了一套二元关系R,从而唯一界定了一套心智结构。这一笛卡尔乘积可能有的全部子集的数目异常巨大,从而可能发生的不同的心智结构的数目也异常巨大。在数目如此巨大的心智结构中,哈耶克认为,只有那些提供了或多或少与真实世界相吻合的分类系统的心智结构才可能在生存竞争中延续至今并被我们观测到。在这一演化论视角下,针对康德的问题——“自然之秩序为何可能?”哈耶克可以回答:自然之所以有“秩序”,是因为它被映射为我们心智的分类系统的某种拓扑同构关系,这关系就是秩序。同时,只有那些能够延续和繁衍我们的肉身(表现型)的心智结构才可能使“自然”与幸存者们的心智的分类系统保持某种同构关系。
上述的哈耶克思想的再表述,深入追究,可以意味着这样一项令人惊讶的命题: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心智结构依赖于我们可能保持的身体状态。这一命题具有东方神秘主义的色彩,因为它意味着身体修炼可能揭示从未观测到的心智结构。此处的细节,恕不赘述。
根据上述的哈耶克思想的再表述,判断总是发生于具体的情境之内。在任一具体情境内,从一切可能的刺激信号的集合 S 的幂集合(即S 的全体非空子集的集合)到一切感觉事件的集合M 的幂集合,存在至少一个二元关系 R,将感受到的一组“物理事件”与一组“心理事件”联系起来。由此定义了一套心智结构,并定义了心智结构R 许可的行为集合 B。经济学家所谓“选择”,可定义为心智结构 R 在 B 之内所作的判断——在B 的任一子集内决定取舍,将所取的元素呈现给更高的心智结构——所谓“涌现”。错误的涌现(知识表达)可导致身体(基因型的现象型)的消亡,故生存着的知识表达很可能是正确的或在某些情境内曾经正确的。
可见,地球不仅有“生物壳”,而且有“网络壳”和“知识壳”。所谓“知识”,无非是涌现到地球的更高层级的分类系统,从知识壳这一层级向下观测,知识其实已经积累在地球的各层级里了,依照不同的意义有不同层级的涌现。所有这些观测,都是关于“秩序”的知识,它的自洽性和融贯性,取决于依赖于它的那些物种和族群在地球上可能因它而获得的生存和繁衍机会。
最后,我觉得应为那些完全没有读懂我的“导读”的读者提供哈耶克这部作品的一个最容易理解的重要结论的最简单的概括。总而言之,在哈耶克看来,对人类这样具有“有限理性”的动物而言,没有“客观”知识,只有“主体间客观”(intersubjective)的知识过程。关于这一概括的两点注解,首先是,似乎没有证据表明哈耶克读过胡塞尔的任何著作,但哈耶克的这一结论与胡塞尔思考的认识论基本问题十分吻合。其次,“知识”不是静态的一堆观念,它们是“过程”,是我多年前说过的与“人生体悟”纠缠着的“知识过程”。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_维特根斯坦属于什么主义 (https://mushiming.com/)  第2张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指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 

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从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斯大林的共产主义,都无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哈耶克指出,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小团体(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个小团体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哈耶克进一步指出,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 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中央集权, 并会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哈耶克指出,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对哈耶克而言,“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随著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所有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

哈耶克指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样的国家早已经在“通往奴役之路”上了,而当时许多民主国家也正在重蹈覆辙。哈耶克写道:“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个人主义伦理学看来是对于所有道德的否定。但那在集体主义的伦理学里却成为了最高的原则。” 不过,哈耶克在书中也提及了:“对于那样的计划经济的批评,是不能与完全教条式的自由放任态度混为一谈的。”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的确支持政府对于邮政、道路、污染、和工厂噪音等的管制。

1944年出版的经典之作《通往奴役之路》论证了如下论点:纯粹彻底的计划经济和纯粹彻底的市场经济都是有效率的,但是两者的结合是低效率甚至有负效应的;如果个人只是计划人员实现其计划的工具,就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往奴役之路》的核心思想,如哈耶克自序中所言,来自他1938年一篇题为《自由与经济制度》的文章。当时,社会主义思潮在英、美、德等工业发达国家风靡一时。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普遍而持久,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许多知识分子崇尚社会主义,认“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为理想目标。“铲除私有制度”和“推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为了达到理想境界而必须采取的手段。哈耶克曾亲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并目睹希特勒上台,他认定法西斯统治与社会主义者鼓吹的“舆论一致”、“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警告英国和美国的知识分子:除了要进一步推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具体含义之外,还必须权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哈耶克认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效率方面的损失,在科学技术远没有发达到使中央计划部门可以估计各种产品或劳务对于不同社会成员在各个时刻和场合下的“效用”之前,中央计划部门是不可能替所有的人作出“生产什么”和‘怎样消费”的正确决策的;这样的决策过程会造成很大浪费,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产品将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官员得不到足够的“激励”去获取每一个公民对各种消费品的“评价”。而在生产受到中央计划控制的体制中,如哈耶克在书中指出的,即便消费者有权选择买什么和不买什么,消费品的价格也将是严重扭曲的。这就是兰格的“计算机社会主义”理论没有提供答案的所谓“激励问题”和“信息问题”。哈耶克认为在人类发展的现阶段和可以预见的将来,只有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经济制度才能够解决激励与信息问题。哈耶克把“个人主义”同“自私自利”加以区分,他所说的个人主义对“有效率的生产”和“有效率的消费”而言仅仅是指社会尊重个人独立作出消费和生产决策的权利,并实行相应于此种权利的经济制度。

哈耶克转引墨索里尼的一段话做为第四章的题语:“是我们首先宣告,文明社会越是发达和复杂,就越要限制个人的自由”。而对哈耶克来说,问题的核心是,由谁来限制公众的自由?限制哪些方面的自由?在科学发展的现阶段,计划和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只能通过那些管理政府和计划的人来实现。但是这样一来,事情就绝不会仅仅限于“计划者”对每个人在经济方面的控制。哈耶克在第七章里写道:“不论是谁,一旦掌握了全部经济活动的控制权,也就掌握了我们生存的命脉,从而就有力量决定……我们所追求的其他方面的价值以及替我们安排这些价值的优先顺序,进而让我们相信我们应当为什么样的目标而生活和奋斗。”哈耶克深信:“我们选择的自由,就一个竞争社会而言,依赖于这样的事实,若某人拒绝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可以转而与另一人谈判。但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垄断了我们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仁慈了。”哈耶克认定,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将丧失一项最宝贵的权利--自由思想的权利。

在第十一章里,哈耶克进一步论述说:“那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并不在于每个社会成员是否有能力思考和写作,而在于每一种观点或判断是否可以被人们批评。只要不同意见不受压制,总会有人站出来怀疑和探究那些支配着同时代人思想的观点,并以新的观点投入到辩论和宣传中,去经受考验。”哈耶克认为这种知识积累过程和思想发展过程是不可能被“计划”或“组织”出来的。“认为人类心灵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它自己的发展,这种观点是混乱的……当我们试图控制它的时候,我们仅仅是在为它套上枷锁,并迟早会引致思维的呆滞与推理能力的衰退。”

当社会的创造力和思想进步的源泉衰竭的时候,无论是完善的计划经济还是以竞争来改善计划的经济,都会由于缺乏创新而变得效率低下。这是哈耶克不相信所谓“中间道路”会有效率的根本之所在。他根本不相信一个没有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其经济会是有效率的。他认为越是现代化生产,人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要求有个人的创造自由和思想自由,就越无法实行“舆论一致”和“统一思想”。然而在当时经济大危机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大潮汹涌澎湃,全人类似乎都在“选择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徘徊犹豫。难怪张伯仑在为哈耶克这本书作的序中感叹:“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在这个仿惶的时代无异于一声呐喊,一声悲泣。它先是对着英国人,而后又对着美国人说:停一停吧。张开眼睛看看事实,倾听良知的呼吁!”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_维特根斯坦属于什么主义 (https://mushiming.com/)  第3张

本书概要:在人之上,存有着一种巨大且监护的力量,此一力量凭靠自身的意志而确使人们获得满足,并监护他们的命运。此一力量具有绝对、无微不至、恒定、远见和温和的品格。如果它的目的在于养育人以使其长大成人,那么它就似父权;但是它也异于这种权威,因为它力图使人们处于恒久的孩童状态:当然,如果人们只想欢乐,那么人们得以欢乐也是颇令人满足的。这样一种政府虽说愿意为人民造福,但是它却力图使自己成为人们幸福的唯一代理者一唯一裁定者;它虽说会为人们提供安全,能够预见并确使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引导人们的努力,规定人们财产的承继方式,并分配处理人们的遗产,但这岂不是让人们根本不思和完全不去操劳烦恼.....

本书是自由主义思潮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作者从自由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自由同社会伦理的多维度的关系,从而论证了自由在社会实践当中的价值所在。自由同法律的关系问题是作者给予深切关注的问题。由此,作者对于宪政制度有着很中肯的评价。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更就福利国家的自由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书曾经被席殊好书俱乐部评为98年度十大好书之一。但是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有鉴于哈耶克是一个矢志由不同的理论层面研究问题的学者,本书决不能涵盖哈耶克思想的全部。

韦森: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_维特根斯坦属于什么主义 (https://mushiming.com/)  第4张

【编者按】凯恩斯与哈耶克是二十世纪的两位重要经济学家,两人在三十年代曾发生过一场理论论战。经济学家韦森指出,这场论战推进了人类对具有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和货币市场体系的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认识,也实际上催生了经济学理论中的“凯恩斯革命”,从而产生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他认为目前对二人理论争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结合对《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一书的评论,韦森从史实和理论全面探讨了两人理论论战的来龙去脉和理论争论的核心问题。

“我年轻的时候,只有很老的长者才相信自由市场制度。等我人到中年,除了我自己,就没人相信它了。现在,我很高兴自己活得足够久,看到青年人再次相信它。”

——哈耶克

“Many of the monetary and theoretical issues that were at the heart of the Keynes-Hayek debate have never been resolved; they have just been swept under the rug.”

——Roger Garrison 1999, p. x



THE END

发表回复